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实施方案
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将“德智体美劳”五育全方位、深层次地融入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,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。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与原则
坚持立德树人,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,以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为主线,将五育要求有机嵌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,构建校企协同、五育并举的育人新格局。
实施原则:
1.育人为本,德育为先:将职业道德、工匠精神、劳模精神培育贯穿合作全过程。
2.产业引领,能力为重:以产业需求和岗位能力为导向,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。
3.校企协同,资源共享: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,实现资源互补、过程共管、成果共享。
4.五育融通,综合评价:打破五育壁垒,建立融合性课程与活动体系,并实施综合性的学生评价机制。
二、主要目标
短期目标(1年内):建立2-3个深度合作的“五育融合型”产教融合基地;共同开发一批融入五育元素的专业课程模块,初步建立校企双元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。
中期目标(2-3年):合作专业覆盖面显著扩大;“五育融合”在校企合作中的实施路径成熟固化;学生综合素养和雇主满意度显著提升。
长期目标(3-5年):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“五育融合、产教一体”人才培养品牌,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。
三、重点任务与内容
1.共建“五育融合”的课程与教学体系
德育融入:在企业文化导入、实习实训中强化职业规范、安全生产、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教育。邀请企业劳模、技术能手担任德育导师。
智育革新:校企共同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开发模块化课程,将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,共编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。
体育强心:合作开展职业体能训练,针对未来岗位特点设计体能提升方案;联合举办企业冠名的体育竞赛,培养拼搏精神和规则意识。
美育浸润: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工业美学、产品设计、服务礼仪等元素;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展厅、艺术展览,提升审美与人文素养。
劳育践行:将实习实训作为劳育主战场,明确劳动任务、标准和考核办法。设立“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”,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锤炼技艺、感悟工匠精神。
2.共建“五育协同”的实践平台与基地
升级校内实训基地,引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管理文化,打造“教学工厂”,新建汽车实训中心、VR虚仿真基地等实训基地10个。
在合作企业设立“学生校外实训基地”,确保岗位与专业对口,并配备校企双导师,负责学生的技能指导与五育表现评价。
校企联办“技能文化节”,将技能竞赛、作品展示、企业文化宣讲、文体活动融为一体,成为展示五育成果的综合性平台。
3.共建“双师型”教师与企业导师队伍
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,定期选派教师入企锻炼,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和五育融合教学能力。聘任企业技术骨干、人力资源经理为产业导师,纳入学校兼职教师库,参与课程教学、讲座论坛、生涯指导与五育评价。
4. 共建“五维一体”的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
改革单一学业成绩评价,建立涵盖“职业素养、专业技能、身心健康、人文审美、劳动实践”五个维度的校企双元评价体系。为每位学生建立“五育成长电子档案”,全程记录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综合表现,作为评优、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。
四、实施步骤
1.启动准备阶段(第1学期):成立领导小组,调研企业需求,遴选合作企业与专业,制定详尽的合作协议与年度计划。
2.试点运行阶段(第2-3学期):在选定专业和班级开展试点,落实共建课程、共建基地、共评学生等任务,及时收集反馈。
3.全面推广阶段(第4学期及以后):总结试点经验,完善模式与制度,在全校范围内有条件地推广实施。
4.持续改进阶段(长期):建立年度评估机制,根据产业发展、学生成长需求及合作效果,动态调整实施方案。
五、保障措施
1.组织保障:成立由校领导、处室负责人、企业负责人共同牵头的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各专项工作组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。
2.制度保障:制定《校企合作管理办法》、《五育融合学生综合评价办法》等制度,明确双方权责,规范合作流程。
3.经费保障:设立专项经费,积极争取政府产教融合专项资金,并吸引企业投入,共同保障合作项目可持续运行。
4.机制保障:建立激励与退出机制。对优秀合作企业授予“战略合作伙伴”称号,对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表彰;对未能履行协议的合作方建立退出机制。
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
2022年3月10日
